常文化的藝術人生 楊朝卿 常文化是我的學生。熱愛寫作和繪畫,讀高中時參加由我輔導的夏邑完中“大河文學社”,作品經常在《夏邑完中報》上發表。其聰明才智和文學藝術天賦已初露端倪。說起他的成長,上天并沒眷顧他。父母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且文化程度不高,更不要說對他有好的教育啟蒙了。加之他出生于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那時的豫東農村生活還相當艱苦,大多數農民還解決不了溫飽,因而常文化從小就養成吃苦耐勞的...
文學殿堂的追夢人楊朝卿 陳承華是我的學生。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在孔莊高中教語文,他在我教的兩個班里百十名學生中貌不驚人,瘦瘦的身材,中等個頭,衣著隨意,從不講究,有點不修邊幅,說實話,開始他確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理科學生大都偏向理科,“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當時理科學生的信條,對語文大多都不重視,尤其是上作文課,只是搪塞和應付。然而令我驚奇的是,在這兩班理科生里,獨有一人作文令人刮目...
鐵筆捍輿論 為黨做喉舌楊朝卿 韓豐被夏邑縣委、縣政府先后三次授予“特別貢獻獎”,這在夏邑縣城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韓豐何許人,有何貢獻?為何能屢屢獲此殊榮?我帶著一連串的問題慕名做了采訪。2011年韓豐與市委常委、夏邑縣委書記梁萬濤同央視記者合影韓豐是商丘日報駐夏邑記者站站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通過交談得知他是夏邑縣中峰鄉韓寨村人,1959年出生在該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父親是退伍軍人,在商...